Ep.8 創業像煮湯,學會這交換秘方讓事業更入味

創業就像煮湯,放太多鹽會壞,放太少又淡,「對等的價值交換」就是那一匙剛剛好的調味料。

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,明明付出了很多,卻總覺得回報不對等?或許,你缺的不是努力,而是「對等的價值交換」。

嗨,歡迎光臨《不露臉賺錢實驗室》,在這一集節目中,將與你分享我在台灣的參訪行程中所獲得深刻感悟,「對等的價值交換」。我在滿桌的佳餚與熱情招待中,突然明白了一件事,我們不單純是被「招待」,而是在進行一場「價值交換」。

這集內容或許和創業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,但是它是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,因為很多行為,都是建立在這個價值之上,不斷地繞著它運行,無論是商業合作、人際交往..等等,希望這些觀察會對你有幫助。


價值

價值交換可以是有形的,也可以是無形的。

有形的交換是最直觀的,例如:

  • 金錢交易:我去餐廳吃飯,支付一定的金錢,換取食物;我購買商品,換取商品本身。

而無形的交換則較為抽象,例如:

  • 我與你進行深入的對話,讓你獲得了一些心理上的釋放或新想法,同時,我也能從與你交流中得到啟發,這同樣是無形的價值交換。

人與人之間、商業之間的行為,其實好多都是建築在這個「對等的價值交換」之上。


對等

價值交換很容易懂,但「對等」呢?何謂對等?

我覺得這個東西可以值 100,但在你眼中可能只值 60。或者你覺得你提供了一個很棒的 offer 給我,覺得這個簡直破百、破千的好,可是那或許不是我所需要的,在我心裡這個價值可能只有 20。

那這樣就沒有辦法達到一個對等的交換,雖然一樣都是價值交換,但在「對等」這件事情上的想法與出發點,卻常常令人匪夷所思。然而,很多商業行為都是圍繞在這種「對等的價值交換」上運轉

交換

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?

因為這次回台灣,其實是以入圍者的身份去參加行程和頒獎典禮,行程包含了一些公司機構參觀。在參訪的時候,接待單位會習慣性地以「資深媒體人」來稱呼我們這一團,而這種感受尤其在政府機關裡最為明顯。

老實說,這次回台灣是有機票補助與吃住招待,那在這些招待的背後,期望的回饋是什麼?

可能是一篇完整的報導,無論是用文字、聲音或影片的方式呈現都可以。這就是一種無形的交換。當我們去參訪這些地方的時候,雖然沒有書面合約,也沒有明講,但心中都明白,這個參訪的互動本身其實就是一個「價值交換的流動」。

對方希望獲得好的報導,介紹他們正在做的事、他們的機構或理念,而我們則獲得了體驗、資訊與資源。

老實說,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這樣的行程。第一次我是開心、興奮地去認識新朋友、去參觀。第二次則比較能冷靜下來,用旁觀者的視角去看整體。當我們在享受這些豐盛的招待、舒適的吃住,並獲得機票的情況背後,其實是一場「各取所需」的價值交換。

我們都希望能夠有對等的交換。
那所謂的「對等」,又是出發於哪一個立足點呢?


認知

「對等」並不意味著一模一樣的交換,而是雙方基於各自需求進行的合理交換。

就像我可能認為某件事情的價值是100,但在你眼中它的價值可能只有60。而你可能認為你提供的某個服務超值,但對我來說卻只有20。

這樣的情況下,即便我們都在進行價值交換,但由於雙方對價值的估計不同,這樣的交換便無法達成「對等」。

這也是很多商業行為或人際互動中出現微妙情況的根源:當價值的認知不對等時,交換便無法達成雙方滿意的狀態。


獲得

所以,有時候會想,你打開收聽這個節目《不露臉賺錢實驗室》,是不是也想從中獲得什麼知識、方法,或者一些新的東西呢?

你是否會被這個節目名稱吸引?不露臉賺錢,要怎麼樣在網路上不露臉地賺錢?

另外,我現在每週三都會發一份電子報《創業週報》。顧名思義,就是從這個 podcast 節目出發,試著在網路上以不露臉的方式,進行聯盟行銷或各種不露臉賺錢的方法,並將過程寫成學習筆記與心路歷程。

大部分內容其實是自己的學習記錄,以及所學到的整理與反思。

當然,我現在也有產品可以提供給你,例如聯盟行銷的數位產品或線上課程。但為什麼我一直沒有很明顯地去做銷售或推薦?

誠實地告訴你,因為我目前仍在學習中,還沒有完全融會貫通。有些事情我也在嘗試、還不確定。

但有一點我可以非常確定,「對等的價值交換」,是每個人都在尋求的東西,也是所有商業行為的核心價值。

MRR模式

回到前幾集提過的聯盟行銷模式之一,MRR(Master Reselling Right,主要轉售權)。MRR 數位產品的利潤可以非常完整,高達 80%,甚至 100%。

舉例來說:今天想學習 AI 或行銷內容相關的課程,於是購買了一堂線上課程。透過這堂課,我獲得知識與方法,覺得很不錯,也想分享給大家。那這時我就可以販售給有需要的人,同時從中獲得100%利潤。

更簡單地說:我花一萬元購買這門課程,上完覺得收用很值得推薦,就分享給大家,同時以一萬元售出,因為當初購買時,就已取得主要轉售權,所以可以不限次數提供給有需要的人。

從對等的價值交換角度來看,MRR 對我而言是一種雙贏、又划算的模式。


而如果我今天不打算賣,只是單純學習,那我也從中獲得了知識與方法,並應用於生活上。這樣我也得到了對等的價值。

所以,何謂「對等的價值」?其實一切取決於你自己心中的價值觀。你可以讓它對等,也可以不對等。


實現

當我結束這次台灣的參訪行程,回到日常與育兒生活中,我好像又能重新審視這一切,用新的視角去看待。

其實,無論是在生活中的人脈關係,特別是在工作場合中的人脈鋪陳,或是在網路內容創作,以及我正在學習的「不露臉行銷、不露臉賺錢方式」,這些其實都圍繞著「價值交換」這個核心在運轉。你覺得呢?

不知道你現在在生活或工作當中,有沒有尋求到對等的價值交換?所付出的這些心力,有沒有以你認為對等的方式回饋給你呢?

還有更重要的是,你有沒有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,感到快樂呢?


👉歡迎訂閱《創業週報》:每週三透過Email分享學習筆記

👉請追蹤 Instagram :一起交流想法吧!

Mi
M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