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.5 聯盟行銷 4C 懶人包:從 Amazon「披薩故事」到新手入門

歡迎光臨,不露臉賺錢實驗室


在第三集我們聊了數位產品的 3D 模式:Done For You(DFY)、Done With You(DWY)、Do It Yourself(DIY)。這一集,帶你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,一口氣吃懂 聯盟行銷的 4C


什麼是聯盟行銷的 4C?

聯盟行銷常見的四種合作方式是:

  • CPS(Cost Per Sale):成交分紅
  • CPA(Cost Per Action):動作分紅
  • CPC(Cost Per Click):點擊分紅
  • CPM(Cost Per Mille):千次曝光分紅

先有個地圖在腦中,等等每一種我都會用「餐廳/料理」的方式來比喻,超好懂。


起源:Amazon 的「披薩」點子

時間拉回 1996 年,那時候的 Amazon 還主要賣書。但你可以把它想成一間剛開幕、想把招牌披薩賣到全世界的店,那問題來了:「廣告費超貴,一家小店怎麼跟全世界喊話?」

於是他們想到一個聰明招:如果有人幫我介紹來買,就分他一塊利潤。就像老闆對美食部落客說:「你文章裡推薦我們家的披薩,每賣出一個,我就切一片分給你。」這就是聯盟行銷的雛形,也因此快速蔓延全球。


為什麼聯盟行銷會成功?因為三好

  • 商家:省下大筆廣告費,產品賣出去才付錢。
  • 推廣者:不用自己開店,有人透過你的連結消費就有分紅。
  • 消費者:省時間,透過可靠推薦更快找到好物。

「你好、我好、大家好」——這種合作模式是三贏的共好局面,所以受歡迎啊!


4C 合作方式,一次講透

1) CPS|成交分紅(最直覺的分潤)

餐廳比喻:你是服務生,客人點一份牛排,你就有一份分紅;點越多,分越多。
真實案例:有人用你的推薦連結在蝦皮買衣服、在 Amazon 下單、在傢俱店買椅子,你就拿到一定比例的分潤。
利潤差異:零售通常較低;數位產品/線上課程常見更高,甚至可到 50%~100%
優點公平透明,系統記錄清楚,連結製作好後幾乎自動化。


2) CPA|動作分紅(不買也能賺一次)

餐廳比喻:客人沒點牛排,但有填會員卡;你一樣有介紹費。
真實動作:註冊帳號、填表、下載 App……只要完成指定動作就有傭金。
常見產業金融/保險特別多,因為後續需要資料處理。
優點:不用等到成交,回饋來得更快


3) CPC|點擊分紅(小錢靠流量)

餐廳比喻:路人沒進店、也沒填資料,但掃了門口 QR Code,你就能賺到一點小錢。
常見平台:Google、YouTube、內容網站等。
單次區間:每一次點擊大約 0.1~2 美元(依產業與受眾而異)。
關鍵:單價低,靠大量流量堆出成績。


4) CPM|千次曝光分紅(只看也算)

餐廳比喻:路人甚至沒掃碼,只看到你的廣告看板,你就能收曝光費。
常見平台:YouTube、Podcast 等高流量媒體。
區間:每千次曝光通常約 1~10 美元(依受眾與版位而定)。
特性:不需要互動或轉換,穩定高流量最吃香


新手開始

  • 剛起步/還在養流量:先玩 CPC、CPM。有流量就有收入,容易上手。
  • 有一定粉絲或內容底子:往 CPS 走,單筆分潤高、長期可穩定。
  • 想快點看到成果:試試 CPA,完成指定動作就能領一次性傭金。

先搞懂,再選菜單

聯盟行銷就像餐廳的菜單:沒有「最好吃」,只有最適合你。先弄清楚你的 流量來源受眾特性,再挑合作模式——你才會吃得飽、也吃得好。

隨著工具與平台演進,玩法越來越多,但核心不變,你好、我好、大家好的三好三贏合作模式,永遠真誠有效。


Action

歡迎在各大平台幫我留言評分,尤其是 Apple Podcast 的五顆星,有問題也可以直接留言,我會在節目上回答你。


也別忘了訂閱我的創業週報——每週三,用文字跟你分享創業路上的心得與收穫。

謝謝你收聽到這裡!
我是Mi,你的實驗夥伴,我們下集再見,掰掰~

Mi
M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