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.3 數位產品中的3D,你和金錢的溫度?

魅力

數位產品(Digital Product)是指可以重複販售、無限下載、不需要庫存的商品,例如線上課程、電子書、模板、會員專區內容。近年來在台灣非常熱門,因為它的特點就是自動化與被動收入

數位產品的魅力到底在哪裡?為什麼現在臺灣這麼多的線上課程這麼流行呢?

數位產品最大的一個魅力,對我來講就是方便,一開始是靠賣電子書嚐到所謂的甜頭,第一次感受到都是自動化流程在跑個方。在我睡覺休息時,醒來就收到email通知,有人下單購買的感覺,不用自己對帳、包貨、打訂單、出貨..等的繁雜動作。

只需將產品放上平台做好設定,自動化的系統就會跑後續動作,這是讓我真正嘗到數位產品魅力的開始。


轉變

在經營數位產品之前,曾經做過海外代購與寫部落格。雖然能賺錢,但代購需要兌款、包貨、物流與溝通..等,這些都需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,這些都讓我感到疲累。

當我開始做數位行銷後,發現它就像是一間「一人公司」,只要設定好自動化系統,產品就能不斷銷售,完全解放了時間與空間。


數位產品的模式

1. Done For You (DFY)

DFY 的意思是「別人幫你全部做好」。這種模式最適合新手或時間有限的人。常見的例子包括:

  • 已做好的線上課程
  • 模板
  • 電子書

你不需要重新創作內容,只需要專注在 包裝與行銷,把產品賣給需要的人。對於剛開始嘗試數位行銷的人,這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切入點。


2. Done With You (DWY)

DWY 的意思是「有人陪你一起做」,就像私人教練陪練。這種模式適合已經開始行動,但遇到瓶頸、盲點,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的人。

常見的形式包括:

  • 一對一諮詢
  • 陪跑教練課程
  • 線下工作坊、手作坊

DWY 的優點是能減少摸索時間、降低失敗率,還能獲得社群支持與互動。雖然需要投入時間與心力,但有人陪伴會讓過程不再孤單。


3. Do It Yourself (DIY)

DIY 是「自己親手打造產品」。適合已經明確知道方向,並且擁有專業與熱情的人。可能的產品包括:

  • 自製線上課程
  • 撰寫與出版電子書
  • 開設會員社群
  • 舉辦工作坊

DIY 難度最高,但也是最具 個人品牌價值 的模式。因為產品與內容都出自你本人,所以擁有不可替代性。這種模式容易吸引忠實粉絲與鐵粉,但同時需要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。


迷思

很多人會被網紅、KOL 曬收入吸引,例如「月入六位數」、「單日營收百萬」。但事實上,這些成果都是長期累積的結果。

數位產品不是暴利神話,而是需要從 0 到 1 慢慢累積的過程。真正的挑戰與價值就在於這段基礎打底的旅程。


路徑

建議的學習順序是:

  1. 新手 → DFY:銷售別人做好的數位產品,累積經驗。
  2. 進階 → DWY:透過陪伴型服務,幫助別人並建立口碑。
  3. 成熟 → DIY: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與產品,發揮最大影響力。

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而不是一步登天。

目前,我自己正處於 DWY 階段。因為我發現自己擅長聆聽、陪伴與支持,能幫助別人突破瓶頸。這也是為什麼我開始創立《創業週報》,每週分享數位行銷、被動收入、個人品牌經營的心得,讓更多人能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。


創業週報:金錢的溫度與容器

在追求被動收入與財務自由之前,有兩個重要概念:

溫度

金錢溫度代表你對收入的舒適臨界點,有人覺得一年 50 萬就足夠安心,有人則需要 200 萬才會覺得有安全感。

我自己作為全職媽媽,一天能運用的時間只有 1 小時,一週大約 5 小時,我的金錢溫度是 一年 60 萬(每月約 5 萬),這就是剛剛好、能維持安穩生活的臨界點。

容器

金錢容器代表你能承載的財富大小,如果容器太小,即使中樂透拿到巨額獎金,也可能很快就花光。

很多人努力賺錢,卻沒有訓練自己承載金錢的能力,結果錢帶來的不是快樂,而是焦慮。因此,你除了要設定目標收入(溫度),還要培養承載金錢的能力(容器)。


核心

數位產品能幫助你建立 不受地點限制的工作模式,並帶來長期的被動收入。但成功的關鍵在於:

  • DFY 開始入門
  • 逐步進入 DWY 陪伴型服務
  • 最後走向 DIY 打造品牌

找到自己的「金錢溫度」,培養承載金錢的「容器」,才能真正安穩地經營數位產品事業。


訂閱

👉 想要學習更多關於 數位產品、數位行銷、被動收入、副業賺錢 的技巧嗎?
歡迎訂閱我的《創業週報》,每週分享最新心得,幫助你打造專屬的 不露臉賺錢模式

📌 也別忘了在 Apple Podcast 上留下 五星評價,你的支持會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!

Mi
Mi